11月14日下午,经济学院工会教工学习沙龙活动在“中华文化体验馆”举行,暨南大学“刘潇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名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刘潇潇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汉服馆”,并开展了香文化讲座。静室焚香,闲中雅趣,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志、各办公室负责人及教工30余人参加活动。
汉服之美
刘潇潇老师首先带大家参观了汉服馆。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刘潇潇老师介绍了每款汉服的年代、面料和特点,这些汉服都是严格按照出土汉服原物和典籍记载而还原制作的,所以具有观赏、研究、教学的价值。老师们饶有兴趣的欣赏这些中华民族的服饰瑰宝,感受汉服的古典雅致之美。
香文化
随后,刘潇潇老师做了“香文化”讲座。据介绍,中国香文化肇始于春秋战国,鼎盛于宋元明清,其形成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达官贵人的专享之物,逐渐成为文人雅士所赏玩喜爱,香逐渐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园居生活方式。据刘潇潇介绍,香大都取材于动植物、树脂等,常见的香具包括香炉、手炉、香球、香笼等,造型丰富的香具如精致美观的饰品,为香文化增添了艺术之美。随后,中华文化大讲堂的王老师为大家表演了“打香篆”,她用优雅的动作将香篆模轻轻的平放在铺好的炉灰上,用香匙将香粉填在模子上,轻轻晃动一下模子,然后填满,轻轻向上提起模子,一个美观的香印就留在了炉灰上。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体验了“打香篆”的过程,大家表示,“打香篆”看似简单,其实磨炼了人的耐心,是一种凝神清雅的文化活动,可以凝练心性、修身养气,让人感受到香的艺术魅力。
张志书记表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学院开展教工学习沙龙活动,老师们既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服饰艺术和香文化的魅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又愉悦了身心、宁静致远,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中。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暨南大学时,希望暨南大学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作为暨南大学的教师,我们要学习好,才能教育好学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