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专题

【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品读红色家书,传承经典党歌---国贸世经研究生党支部学习分享“红色书信”

发布时间:2022.02.09来源:经济学院党建网浏览量:249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回望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历史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一首又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为了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2021619日,国贸世经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了“品读红色家书,传唱经典党歌”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余依平同学主持,与会党员共14名,积极分子共8名。

(图为活动开始)

活动的一项是品读红色家书。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在现代通讯工具还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里,家书也是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在沟通思想、表达情感方面具有其他交流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红色家书则是侧重指那些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先辈们的家书。本次活动一共选读了四封家书,分别是朱杏南写给家人的遗书、周恩来写给妻子邓颖超的信、刘少奇给女儿刘平平的家书、焦裕禄逝世五十周年之际其子女写给他的缅怀书信。

第一封红色书信是朱杏南同志在民国廿年五月写给家人的遗书。在遗书中,朱杏南同志写道:“我的心灵早在几年前已找到了寄托者——就是主义与珍妹,所以臭皮囊的所受的一切压迫与不自由,都不觉得痛苦了。”这令在场同学无比动容。陈诗祺同学在读完遗书后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这是朱杏南同志的家书,也是他的遗书,非常珍贵,也非常感人。他在家书中嘱托好最爱的妻子和女儿,就可以毅然奔赴战场,为祖国献身一切。生离死别,人生之大悲。但是,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却义无反顾。这种精神感人至深。”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中,有许多人出身富贵、家境殷实。但他们心中始终装着崇高的革命理想,装着处于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朱杏南就是这样一位代表。

第二封红色书信是中秋佳节之际,周恩来同志写给远方妻子的信。革命时期虽然非常动荡与混乱,但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浪漫的故事。周恩来同志写给邓颖超同志的信中,提到了许多在外的生活细节,也时时心系着当时被压迫着的群众。“农民的健美,不仅是外形,而且还有那纯朴的内心,这是一面。另一面,便是坚强,坚定的意志,勇敢的行为,这在被压迫的群众中,更是数见不鲜。”周恩来同志的家书中处处展现着对农民的关怀,对时事的关心。周雅楠同学在读完这封书信后有感而发,“这封家书不仅是小家小爱的体现,更是大国大爱的缩影。”

(图为周雅楠同学发表感想)

第三封是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在访问越南前天晚上写给女儿的信。刘少奇写这封信时,十四岁的刘平平正在北京上中学,信中刘少奇要求她以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献身于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同学们在听完书信后,无不感叹刘少奇作为一名父亲,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子女寄予殷切希望,更是坚定我们当代青年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不安于中游、力争上游。吴彦亭同学发言道:作为一名革命家,刘少奇教育子女时要求他们不能没有理想,要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大事,不负所望并为国做出贡献。同时也启发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是作为或即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他无私奉献以及为国牺牲的精神。

第四封书信是在焦裕禄同志50周年之际,子女撰写了一封特殊的家书,向远在天堂的父亲倾诉无尽的思念。在认真聆听书信内容后,同学们学习并深刻领悟了“焦裕禄精神”,被其患病仍心系人民群众的事业所感动。梁天丽同学发言道:我对这封信最深的感悟在两点,第一点是亲人们在清明节以及春节时家人无法团聚的痛心但又时刻感到父亲的精神从未离开过,时刻指引子女做人以及做事的方向。第二点为若父亲还在的话会教他们学唱《黄河大合唱》,九曲黄河的最后一弯就在焦裕禄为之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兰考,焦裕禄临终前对组织的唯一要求:“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习近平曾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图为全体成员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在学习完红色书信后,党支部以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形式继续学习英烈的伟大精神。同学们全体起立,在激昂旋律的带动下,整齐并带感情地唱完整支歌曲。

英烈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党与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其不畏牺牲、献身革命的豪迈誓言,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光辉典范。虽然这些英烈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留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管理登录